中国“牛经济”展现新活力

作者: 牛料 发布时间: 2024-03-12 12:38:20

  新华社济南2月14日电(记者张志龙、王阳)整洁的牛舍内,一头头健硕的黑牛在舒缓的音乐中悠闲休憩。电子屏幕上,每头牛的体重、心率、步数等健康数据实时显示。

  “我们的牛肉,端上过国际峰会的餐桌,走向高端消费市场。在国内防疫形势最严峻的时期,线%。”中国东部的淄博市高青县山东新天地黑牛集团总经理杜斌说。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牛,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品格,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象征。2021年恰逢中国农历辛丑牛年,“牛转乾坤”“牛气冲天”等拜年祝福语已在社交网络刷屏,传递着美好寓意。

  中国牛不仅在文化概念上广受欢迎,在产业化发展和居民消费市场上都越来越“牛”。

  畜牧大市潍坊市坊子区玉泉洼生态牧场负责人刘炳勇说,过去养殖场“脏乱差”,而现在让牛精神放松、心情愉悦,以提高牛肉牛奶品质,已成为中国较发达地区牛养殖行业流行的饲养手段。

  “牛每日享受按摩,还有全自动化挤奶机器人,能自动分流不合格牛奶,提升牛奶品质。”刘炳勇说。

  从华北平原到青藏高原,黄牛、水牛、牦牛等不一而足,品种繁多。随着科学技术赋能、育种改良,中国牛在产肉产奶等方面迎头追赶外国牛,“牛劲十足”愈发展现新活力。

  在中国,慢慢的变多的牛类养殖加工公司实现了从生态养殖、精细加工、防疫消毒到冷链物流、终端配送等环节的全流程数字化。

  新天地黑牛集团的“黑牛管家”平台可对全县19个牧场的地域分布、存栏量、出栏量等实时信息和牛群结构、牛只体重、各阶段牛只料肉比等数据实时掌握。“我们正在围绕数字农业3.0建设,全力打造数字化大牧场。”杜斌说。

  2020年9月24日,工人在山东省阳信县华阳集团的养殖区域内喂牛。新华社记者 邵琨 摄

  肉牛年屠宰能力位居全国县级第一的山东省阳信县,近年来将产业优势与异地扶贫协作相结合。亿利源、鸿安两家国内肉牛行业领先企业入驻中国北部的内蒙古科右中旗,把一家一户的传统散养繁殖母牛方式,变为养殖合作社或集体经济托管养殖,带动农牧民通过“粮改饲”玉米种植、肉牛养殖实现增收脱贫。

  在贫困易发地黄河滩区菏泽市鄄城县引马镇鸿翔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老黄牛”变身“发财牛”,仅这个基地每年就可向社会提供特、一级种牛100多头,吸纳周边20多名贫困户、残疾人等老弱病残群体就近就业;在淄博市高青县,5000多户农民参加合作社从事黑牛养殖,每头牛可助力农户年增收2万多元,黑牛产业还带动2万余户农民从事饲草种植及配套服务,年人均增收5000元。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肉类消费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牛肉消费量明显地增加,牛肉在红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从2015年的9.7%提高到2020年的14.8%。专家觉得,做好“牛文章”,搞好“牛经济”,不仅关系到中国牛肉牛奶供给安全,更涉及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说,尽管中国是世界上牛肉、牛奶的生产大国,但与迅速增加的需求量相比,国内供给仍然偏紧,未来应坚持“立足国内、进口补充”的原则,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牛。(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