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草原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10种典型模式

作者: 爱游戏app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4-07-13 22:09:31

  为稳定畜牧业发展,积极探索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草原畜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模式,自治区农牧厅总结归纳了10种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对当前抗旱保畜,构建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具有可参考借鉴价值,请各地做好宣传。

  第一种模式:全年禁牧舍饲模式“全年禁牧舍饲模式”是通过发展以青贮玉米为主的人工饲草种植,实现区域内牲畜全部舍饲圈养的养殖方式。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为例,通过全年禁牧舍饲,实现羊全部舍饲圈养,牛舍饲圈养率达45%。主要做法:一是坚持规划先行。通过“政府制定标准、乡镇规划设计、村组建施工队、养殖户自主建设”方式,累计建成舍饲圈养人畜分离养殖园区25处,创办家庭牧场295户。二是坚持为养而储。

  通过利用45万亩全株青贮玉米和8万亩优质苜蓿基地,以及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年人工种植饲草储备能力达到2.8亿公斤。同时,将放牧场转化为打草场,增加天然打贮草1亿公斤,实现饲草供应与舍饲养殖规模适配。三是转变经营理念。建设集中肉牛养殖园区,带动行政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西干沟乡羊盘沟村通过出租经营集中养殖园区,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加7万元。第二种模式:舍饲半舍饲模式“舍饲半舍饲模式”是在草畜平衡区推行青草期放牧饲养、牧草返青期和枯草期舍饲圈养的养殖方式。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黄旗嘎查为例,该嘎查草场面积24万亩,人均草场面积420亩,若严格按照当地核定的每亩11.27羊单位限制牲畜数量,农牧民生计将难以维持。为改变长期依赖天然草场的现状,黄旗嘎查4户农牧民共同出资712万元,组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舍饲半舍饲。

  主要做法:一是整合草场资源。整合4户5万余亩天然草场推行青草期放牧饲养,利用8500亩高产饲草料基地种植全株青贮玉米、羊草、青莜麦等高产饲草料,年饲草储备能力达1.3万吨,有效保障了牧草返青期和枯草期舍饲圈养需求。二是调整畜种结构。积极推行“减羊增牛”,发展专门化肉牛品种,建设养殖场3处,存栏1700余头,年育肥出栏800余头。三是转变生产方式。实行早补饲、早出栏、早冷配、早接犊“四个早”模式,全方面提升养殖效益,合作社年利润达200万元,人均收入9.5万元。第三种模式:全年放牧+补饲模式“放牧+补饲模式”是指一年四季放牧,冬春枯草期适当补饲,通过提高繁殖母羊生产性能,增加冬羔、早春羔比重(冬羔、早春羔比重在75%以上),促进羔羊提前出栏2—3个月的生产模式。以锡林郭勒盟北部牧区、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等为例,通过实行“放牧+补饲模式”,加快了牛羊生长发育速度,降低了人工养殖成本。

  主要做法:一是注重品种选择。选择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具有成熟早、放牧抓膘能力强、耐粗放管理、抗灾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的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等优良地方品种。二是注重天然草原修复。采取封育休养、切根改良、免耕补播和增施肥料等措施,逐步恢复打草场、放牧场植被和生态;利用退耕已垦草原和水热条件较好草原,发展多年生饲草种植,建植高质量混播放牧饲草地,解决草场饲草供应不足问题。三是注重饲草料加工与贮备。引导饲草料生产加工公司提高天然干草和青贮玉米贮备,建设饲草贮运配送中心和区域性贮草站点,开展草产品、全混合日料生产配送,缩短运输半径。四是注重冬春季补饲。在早晨出牧之前、晚上归牧之后,对怀孕母畜、育成畜、种公畜进行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合理补饲。例如,东乌珠穆沁旗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在每年11月中旬至第二年5月中旬,实行早晚两次补饲,每只羊每天补饲3斤干草、3两颗粒饲料,每头牛每天补饲10斤干草、5斤颗粒饲料。第四种模式:家庭牧场模式“家庭牧场模式”是指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通过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实现畜牧业生产与草原生态建设“双赢”的生产模式。

  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廷·巴特尔为例,通过发展家庭牧场,探索出收入最高点、成本最低点、生态最佳点、劳力最优点“四点平衡”经营模式,家庭年人均收入20万元。主要做法:一是科学划定放牧场。将放牧场划分为夏季草牧场1620亩、秋季草牧场700亩、冬季草牧场1400亩、犊牛放牧场300亩,通过按季节轮流放牧实现草畜平衡。二是优化畜种结构。长时间坚持肉牛良种选育,现已全部实现良种化。其中,饲养基础母牛60头,年可产犊60头、出栏60头,年纯收入40万元。三是注重贮草备料。拥有防灾备用草场800亩,建设全封闭遮光式贮草棚1处,可储备青干草20吨,确保灾年时节草料充足。四是强化经营管理。配齐暖棚、贮草棚、饲喂槽斗、饲喂机械、活动栅栏等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家庭牧场生产生活区,规范化经营管理。五是合理规划利用和保护草原。注重草场改良,采用多个牧草品种进行人工种植,总结出“春季黄柳扦插、雨季草籽播撒、秋季平茬复壮”种植经验,家庭牧场草原生态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第五种模式: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模式“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模式”是指以嘎查为单位,由集体经济引领带动,牧民按照自愿原则将承包经营的全部草场及牲畜入股,组建股份制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入社牧民具有股东和职工双重身份,合作社以现代企业制度划区轮牧、整体经营。以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赉嘎查为例,牧民以“16亩草场+1只羊”为1股,将承包经营的草场及牲畜折价入股,组建新型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主动对接企业拓展销售经营渠道、建设运营“克鲁伦营地”和奶制品加工作坊,实现牧民分工分业、三产融合发展。

  主要做法:一是统一制定轮牧方案。嘎查党支部书记带领合作社理事长制定牲畜划区轮牧方案,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刈割”的管理机制,促进草原植被恢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连续五年保持在80%以上。二是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将嘎查集体所有的970只牲畜折价入股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三是促进牧民转产转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牧民加入合作社后,既可选择在合作社就业,也可选择外出务工,每月不仅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还可获得合作社分红。四是实行产业化运营模式。以呼伦贝尔草原羊为主导产业,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建立“合作社+牧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集中议价提高市场话语权。五是多元拓展增收渠道。培育传统奶制品、玛瑙石、民族服饰等具备民族文化特色的家庭加工作坊,打造以体验游为核心的“克鲁伦营地”旅游品牌,开发“旅游+”业态模式。第六种模式:托管代养模式“托管代养模式”是依托养殖园区、合作社、大型规模养殖场等主体开展牛羊托管代养社会化服务,通过规模化经营、集中统一采购饲草料,降低饲养成本,适合易灾地区解决小规模养殖户饲草料短缺的生产组织模式。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为例,苏尼特左旗澳伦牧业有限公司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牧户”的肉牛托管代养模式,降低牧民养殖成本,提升畜牧业生产抗灾救灾能力,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主要做法:一是建立科学的托管机制。以受灾地区牧户和全旗脱贫户、监测户为重点,将牧区分散养殖的肉牛整合起来,提供肉牛集中托养及专业饲养服务,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托管代养肉牛2435头,辐射带动牧民130户,其中脱贫户10户、受重灾户120户,为牧民节约饲养成本约200万元。二是健全托管代养模式。通过组织牧户与经营主体签订服务合同,明确代养时限、代养费用等详细的细节内容和双方责任义务。肉牛托管期限为2024年1月-5月,共150天,每头牛每日托管费用为20至23元(其中:牧户承担每头牛每日10-13元、饲草料财政补贴每头牛每日10元)。按牧户自养管理费用每头牛每日18元计算,可为牧户每日每头牛节省5至8元。按照协议,每户可托养代管肉牛最多20头,150天的托管代养最多可为牧户节省2.4万元。三是保障低收入群体抗风险能力。供托管服务经营主体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在肉牛托管环节雇佣本嘎查肉牛托管牧户,所需劳务均以劳动计酬的方式抵扣部分托管代养费用。第七种模式:冷季异地养殖模式“冷季异地养殖模式”是为解决牧区牲畜过冬度春饲草料短缺,通过牧区与农区对接,以嘎查对村屯、牧户对农户等合作互补方式,租赁农区秋收后耕地溜茬放牧,实现异地转场越冬的生产模式。

  以巴彦淖尔市后山牧区、前山河套灌区,呼伦贝尔市岭北牧区、岭南农区为例,通过实行“天然放牧+异地借牧+舍饲养殖”模式,不仅减少了越冬饲草储备量、天然草原打草量,而且使农区秸秆等资源得到一定效果利用,同时牲畜粪便还有助于提高地力、改良农田,生态效益突出。主要做法:一是利用好天然草牧场。巴彦淖尔市后山牧区和呼伦贝尔市岭北牧区春夏季节严格落实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秋季实行严格的打草场管理,严禁掠夺式经营草场,以降低羔羊异地转场前饲养成本。二是保障好饲草供给。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分别利用河套灌区、岭南农区耕地,扩大青贮玉米种植,发展优质苜蓿,推行饲用燕麦麦后复种,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为异地养殖创造条件。三是对接好区域联动。巴彦淖尔市后山牧区和呼伦贝尔市岭北牧区从每年11月到次年5月开展异地养殖,为牧区创造6个月休牧期。转场期间,农区为牧区提供舍饲场所,出租秋收后耕地溜茬放牧,减轻牧区草场压力。四是转化好粪污资源。通过溜茬放牧,大量粪肥留在农区,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2023年,巴彦淖尔市28.34万羊单位牲畜转移到农区溜茬放牧,粪肥直接还田利用,有效提升了土地地力水平。

  同时,按每只羊6个月产肥0.5吨、每吨40元计算,可为农户节省资金566.8万元。第八种模式:智慧牧场模式“智慧牧场模式”是指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统计分析软件终端,对饲喂、防疫、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设施设备做升级改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养殖管理的生产模式。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牧云农牧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通过建设智慧牧场,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形成“统养共富”良好局面。2023年,合作社总收入410万元,其中净收入达70万元,户均增收6万元,较之前分散经营提高30%。主要做法:一是多措并举整合资源。通过联户经营、入股经营、公司流转经营、集体合作经营等利益联结模式,整合草牧场21000亩、饲草料基地500亩,养殖超细绒基础母羊3000只,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二是数智联动升级设施。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和现代化饲喂系统,建设数字化草原监测系统、畜群谱系档案和追溯体系,实现精准化管理和自动化、精量化饲喂,逐步转变粗放养殖模式,建成草原生态良好、养殖标准科学、信息化建设完善的绿色高效“大牧场”。第九种模式: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指牧户或新型经营主体依靠自有奶源、牛源、羊源开展畜产品加工,推动牛羊养殖向初加工和流通领域拓展,并通过直营或电商渠道进行销售,赚取全链条利润的生产模式。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为例,该旗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生态脆弱、草原质量差、人口较为稠密。为解决草牧场经营碎片化和过牧问题,镶黄旗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奶牛养殖,建设传统奶制品产业园,促进农牧民转产就业。在园区带动下,目前全旗已发展奶制品生产企业3家、奶制品手工作坊170家,奶制品产品品种类型达38种,年产值超6亿元,辐射带动就业3000余人,人均增收1万余元。主要做法:一是发展优质奶源基地。以合作社为载体、养殖户为主体,完善奶牛养殖基础设施,推行“统一选种育种、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防疫检疫、统一鉴定分级、统一生产销售”经营模式,年供鲜奶5.3万吨。二是建设传统奶制品产业园。投资4000万元,建成占地2.5万平方米的传统奶制品产业园,推动传统奶制品手工作坊集群式、抱团式发展。

  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手工作坊33家,日加工鲜奶15吨。三是打造“奶酪小镇”。确定“五位一体”(奶牛养殖、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品牌打造、文化旅游)、“四个统一”(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两种模式”(手工作坊联合经营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型)和“一个品牌”(锡林郭勒奶酪)产业发展思路,19家手工作坊20余种奶制品成功进驻旗内外超市,部分农牧民已在部分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点。

  第十种模式:牧文旅融合模式“牧文旅融合模式”是以牧区产业为基础,在养畜的同时发展牧区旅游,带动生产、加工、服务三个环节联动增收的生产模式。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温塘河村为例,通过“助农土特产中转仓+民宿”方式,推动牧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增收致富。主要做法:一是开办“旅游集市”。依托周边旅游资源优势,引进河北兴旅助农商贸有限公司,投资185万元建设占地4000平方米的助农土特产中转仓——乡村旅游批发超市。中转仓从事农副产品、非遗制品销售和文创产品研制,不仅为游客提供了集中购买土特产的便利条件,也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通过与100多家旅行社合作引流,中转仓实现单日客流量1000—2000人。截至2023年底,中转仓已解决当地留守妇女、返乡劳动力就业35人,人均月收入4000元;带动当地村民灵活就业40人,人均月收入3600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二是打造民宿小镇。对人畜分离后闲置住房和棚舍做改造,鼓励农牧民因地制宜开办民宿、农家乐、牧家游,以租赁形式统一管理,打造特色鲜明的“庭院森林、石头故事、非遗体验、观星揽月、现代休闲家居”模式,吸引注重慢生活体验和北方风貌的中青年及旅居老年群体。2025年民宿小镇全面运营后,预计可带动当地村民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