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畜”势勃发!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类)独家精析

作者: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5 14:18:02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录》,农产品地理标志分为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及渔业产品。

  在之前的专题,农参对地标农产品大省山东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本篇聚焦地理标志三大类别之畜牧业,分析全国范围内畜牧产品的分布规律,为畜牧从业者提供参考。

  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不仅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畜牧产品,还是带动种植业、饲料工业、制药工业、食品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投融资动态也能够准确的看出畜牧业的重要性,2016—2021年上半年,我国农业饮食业共计发生投资事件4103起,其中,2021年上半年发生254起,细致划分领域中,畜牧业获投数量最多,为138个,同时获投金额也是最多,达871.31亿元,远超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农资、乳业、食品制造的总和。

  而地理标志作为畜牧业赖以高水平发展的抓手,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就显得很重要。细分来看,畜牧业地理标志产品涵盖肉类产品、蛋类产品、蜂类产品、奶制品、其他畜牧产品5个小类。

  2.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为四川、内蒙古、贵州、青海、山东,数量均超30个;

  3.全国畜牧类地标产品(516个)以肉类产品最多(431个),肉类产品中又以羊种类数量最多(121个)。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为3454个,其中畜牧业认定数量为516个,在三大类中排名第二(种植业2668个,渔业270个)。

  从省域范围看,四川、内蒙古、贵州、山东、青海、甘肃、广西分别认定40、38、37、36、36、35、32个,均超30个;上海、吉林、北京均不足5个,而河北和天津则尚未进行畜牧类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受限于地域范围及城市发展定位,畜牧业在整个农业发展中占比略低。

  对数量排名前5的地区做多元化的分析,能够准确的看出5省均以肉类地标产品为主,最为突出的是青海畜牧类产品只有肉类产品,无蛋类、奶制品等地标产品的认定,且畜牧类地标产品数量占到青海全省地标农产品总量(77个)的近1/2,可见畜牧业在青海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川作为畜牧类地标大省,蜂类产品就有6个,包含了蜂桶蜂蜜、唐家河蜂蜜、九寨沟蜂蜜、黑水中蜂蜜、得荣蜂蜜、邛崃中蜂蜜。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四川蜜蜂饲养规模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蜂蜜产量5.6 万吨、蜂王浆 450 吨、蜂花粉1200吨,养蜂直接产值约60亿元。

  山东作为全国地标农产品大省,畜牧类地标占全省地标总量的1/10。贵州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为151个,畜牧类占比1/4。

  对全国范围的畜牧类地理标志进行细分,5个小类占比排名依次是肉类产品(431)>蜂类产品(56)>蛋类产品(17)>其他畜牧产品(9)>奶制品(3)。其中肉类产品是当之无愧的畜牧业主心骨,主要指牲畜、家禽及经过简易处理的分割肉、腊肉等。蛋类、奶制品、其他畜牧产品(附属品如皮、毛,两栖动物)数量都较少。

  以数量排名第一的肉类为例,除去鸽子、骆驼、驴、狗、兔等个位数地标产品外,主要构成为羊、鸡、猪、牛、鸭、鹅六类。羊、羊肉类地标数量达到121个,鸡及鸡蛋类紧随其后,有83个产品通过地标认定。

  从认定时间上来看,刚开始进行地理标志认定的前两年,畜牧类通过认定的数量较少,随后几年数量明显上升,至2013年多达64个(肉类就有53个),之后趋于稳定,数量在40个左右。与全国范围内2010、2013、2020三个年份出现认定高峰的规律基本相符。

  2021年,认定数量显而易见地下降,与2020年的47个相比,通过认定的产品仅23个,包含肉类产品19个、蛋类产品1个、蜂类产品3个。

  2022年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简言之,就是“稳猪”“扩牛、羊、奶”“升草畜”。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有条件的地域应因地制宜、抢抓机遇,“畜”势勃发,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全力发展地域特色畜牧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养殖品牌,推动畜牧业多元化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